2012年2月底前基本药物品种必须赋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告揭示全面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计划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局长宣布了新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计划。这项计划旨在确保所有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以满足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
自今年起,我国对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企业实施了全面的监督检查。至今,已经完成了对所有参与招标的基本药物的电子监管,同时对生产工艺和处方进行了严格的核查。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经成功完成了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全覆盖监督检查,涉及超过两千家生产企业以及数十万家经营企业,期间并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基本药物质量问题。
邵明立强调,这项新的电子监管计划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全面推进。从今年开始至次年年初前,所有生产企业的基本药物都将必须被赋予独特的编码。这不仅确保了每一批药物的唯一性,还便于追踪和溯源。紧接着在随后的年底前,各省增补的基本药物品种也将全部纳入电子监管范围。对于中标价格异常偏低的药品品种,将进行更为严密的监控。这不仅包括把握药用原辅料的来源追溯和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两大关键环节,还将严查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高风险药品品种将被纳入国家评价抽验计划的重点考虑范围。与此重点将放在提高风险信号的分析评价能力上,充分利用其风险预警作用,高度重视安全形势的研判。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确保我国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关于基本药物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首次提出。在中国,《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且易于获得的药品。此次电子监管计划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巩固这一制度,确保我国民众的健康权益得到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