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科院发布的中国人“参考食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一份报告,建议制定中国人的专属营养指南,其中的每日参考食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解读了这份食谱,包括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和一斤奶。这一提议迅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
中国科学院提出的这一参考食谱,实际上是在响应我国居民膳食健康的需求。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莫宝庆副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这份食谱的提出,是为了指导我们如何摄取均衡的营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于这份食谱中的具体数量,莫宝庆副教授指出,“六两粮食”偏少,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每人每天应该摄取的谷物为250克至克,也就是5至8两。这里的粮食包括大米、面粉以及各种杂粮。莫教授强调,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并建议江苏地区的居民如果能配合五谷杂粮类,对健康更有帮助。
而“四两肉”则稍微偏多。莫宝庆告诉记者,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畜、禽肉类的摄入每天应在50至75克。但这可能是将豆类制品也算在内,以计算蛋白质的摄入量。成年人每天应摄取豆类及豆制品50克。莫教授表示,豆制品是摄取蛋白质的理想选择,特别是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更多。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指导我们实现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宝塔共分五层,以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合理数量,以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都通过宝塔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膳食指南。
中国科学院提出的这一参考食谱,是在结合我国居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膳食健康的一次有益。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合理摄取营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