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PM2.5首次纳入立法 企业可买卖排污权
备受瞩目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昨日于市隆重审议。历经三轮精心修订,这部条例以降低PM2.5为大目标,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置于法治的框架内。王安顺市长在朝阳团分组审议时郑重表态,市将不遗余力地贯彻即将出台的这一条例,确保执行力度的坚决,让我们的空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谈及空气污染问题,王安顺市长言辞恳切,将其称为最紧迫的民生课题,也是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难题。他坚定表示:“去年我代表北京市与中央立下了铁腕治污的决心。如果到2017年,空气污染控制目标无法实现,那将不仅仅是句玩笑话,而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他强调,将坚决依法行政,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有了法规就必须严格执行,空气质量定会有所改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民参与,以铁腕手段治理空气污染。
据了解,《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的过程可谓精益求精。从最初的96条扩充至目前的129条,彰显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该条例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降低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并强调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法规草案强调提高违法成本,使排污成本高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望而却步。
当大气遭受严重污染时,北京将启动应急预案。市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这包括责令企业停产或限产、部分机动车停驶、停止工地土方作业和建筑拆除施工等。“排污权交易制”条款也重新出现在草案中,为北京在控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部条例的出台彰显了北京治理空气污染的坚定决心。从领导层的决心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从法规的完善到执行力的加强,都为我们打赢这场空气质量改善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清新、宜居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