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差生”被教室外考试 官方调查称属老师无
差生现象:教室外的考试引发社会关注
近日,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发生一起事件,部分学生被安排在走廊上参加考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人们再次关注到“差生”这一群体,更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性的思考。
所谓差生,是指在道德原则方面经常违规、犯有严重过错,或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能适应社会要求,无法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在不久前结束的期中考试中,进贤县第二中学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被安排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参加考试。
事件发生后,南昌市教育局、进贤县纪委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迅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安排在走廊上考试的学生并非都是所谓的“差生”。这一安排最初只是老师的无意之过,而且初三年级在走廊上考试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好的。
据了解,进贤县第二中学根据南昌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于11月8日至11月10日组织学生进行期中考试。由于教室不足,部分班级无法在本班教室内进行考试,于是采取了在本班教室内考试和在走廊上考试两种方式进行。初三年级有四位班主任擅自将少数学生安排在教室外走廊上考试,其中初三(19)班的16名走廊上考试的学生中,大部分是成绩较差的。
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天下午的气温较低,部分被抽调出来的学生在寒风中考试。对此,部分监考老师询问了学生是否感到冷,并将感觉冷的学生调回了教室。一些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到外面考试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冷暖问题,对少数感到冷的学生进行了位置调整。
调查组认为,虽然初三年级在走廊上考试的学生中有部分是差生,但大部分被安排在走廊上考试的学生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且,大多数学生愿意到走廊上考试。初三(19)班班主任在安排考试时,没有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无意中把较多的差生安排到走廊上考试,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被歧视的感觉。初三年级班主任和监考老师对学生的冷暖等考试状况也较为关心。
目前,调查组对于学校和当事老师的处理意见还未确定。但此次事件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性的思考。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让他们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考试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