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号台风
标题:热带气旋“帕布”:西北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首场命名风暴
副标题:从生成到消散,记录罕见的元旦台风的一生
热带气旋“帕布”,一场由老挝命名的热带气旋,意为大型淡水鱼,成为了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历史上首场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标志着新的气象时代的开始。让我们深入了解这场罕见的元旦台风的详细情况。
一、基本概况与命名来源
国际编号为1901的热带气旋“帕布”,由老挝命名,意为大型淡水鱼。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编号为36W。这场台风于2019年1月1日14时在日本气象厅的升格命名下诞生,并同日由中央气象台确认其生成。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西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第二早生成的1号台风,同时也是元旦当天生成的罕见案例。
二、路径与强度变化
热带气旋“帕布”生成后,向偏西方向移动,覆盖了南沙群岛及南海西南部海域。在生成的初期,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了8级(18米/秒),七级风圈半径为180至250公里。到了1月3日,由于垂直风切变的影响,对流云团向西偏移,底层环流中心裸露,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中央气象台预测其强度从原本的12级台风下调为强热带风暴(9级,23米/秒)。到了1月4日15时20分,“帕布”以强热带风暴的强度(9级)登陆泰国洛坤附近沿海。最终在1月5日14时停止编号,但其残余云系进入印度洋后可能短暂增强。
三、影响范围
热带气旋“帕布”的影响范围广泛。在泰国,它引发了暴风、强降雨及沿海巨浪,当地发布了灾害预警。在中国,其外围云系间接导致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使得台湾及华南地区出现降雨。马来半岛、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东南亚海域也受到了风雨的影响。
四、特殊记录与跨洋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帕布”不仅同时被列为2019年北印度洋气旋季首个命名风暴,还成为了双洋“初台”。它的路径异常,西行穿过马来半岛,成为了少数进入印度洋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
注:部分网页标注的时间为2024年或2025年,但实际内容均是关于2019年的台风事件,属于时间标注误差。
“帕布”作为一场罕见的元旦台风,其生成、发展、登陆及消散的过程都充满了神奇与变幻。它的出现不仅为气象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带气旋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