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进口鲑鱼被测出贫血症病毒
近期,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进境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情况报告。据悉,在刚过去的1月份,有高达258批次的产品在入境检验检疫时被发现未能达标。这一名单中,不乏众多知名品牌的产品,包括雀巢、农心以及亨氏等。这些不合格产品涵盖了多个种类,其中包括进口自挪威的三文鱼、泰国豆奶、饮品以及糖果巧克力制品等。此次公布的不合格名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挪威进口的三文鱼被检测出含有传染性贫血症病毒,引发社会关注。一些进口自美国的海鲜产品以及来自荷兰和立陶宛的冻鱼也被检测出存在标签不合格或感官检测不合格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从智利进口的急冻蜘蛛蟹被查出镉含量超标。据了解,镉是一种重金属,过量累积可能对泌尿系统造成损害。因此消费者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此次公布的不合格名单中还包括了饮料类别的问题产品,特别是泰国豆奶因使用转基因大豆引发公众关注。与此糖果巧克力制品也有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超过保质期以及色素超标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进口奶制品的上榜率已经大幅降低,但仍有一些中国妈妈喜爱的牛初乳产品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例如两批次来自美国的APS牛初乳粉被检测出亚硝酸盐超标以及其他成分问题。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需要格外小心。
面对五花八门且良莠不齐的进口食品市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学会选择安全的食品购买渠道和识别产品质量的技巧。在选购进口食品时,消费者应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中文标签和说明书是否完整正确,并检查是否具有检验检疫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消费者还应关注产品是否统一加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进口食品质量有疑虑,可以向柜台索要产品卫生证书,并在必要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
对于进口食品的购买和消费,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相关部门的公告和提醒。在选择进口食品时,不仅要注重品牌知名度,还要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标准。而作为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这一系列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我们的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