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生营养餐补助将建实名制系统
昨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了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建立一个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系统。这一举措旨在防止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用于农村学生的营养改善上。
这场会议的焦点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在10月26日做出的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覆盖了680个国家试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为他们每人每天提供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这一政策极大地解决了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的问题,受益学生数量高达2600多万,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财政部的副部长张少春也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公开透明的重要性。他强调各地应以县为单位,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同时建立一个实名制的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资金不被滥用。他还敦促学校、供餐单位或个人全面公开相关信息,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袁贵仁部长对农村中小学的食堂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全面了解农村学生的状况、学校食堂现状以及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的学生情况。对于食堂建设,要合理确定供餐内容和方式,严禁超标建设。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造或配备相关设施。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针对营养餐改善计划,将建立供餐准入制度,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安全食品流入校园。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将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关于供餐模式和内容,会议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学校如果有食堂或者可以配备食堂的,就实行食堂供餐;如果没有食堂,可以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购买供餐服务;在偏远山区学校或教学点,可以在有关部门批准下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供餐内容不必统一为牛奶加鸡蛋,关键是合理搭配,保证营养。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还可以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
这次会议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建立实名制信息系统到公开透明的管理,再到严格的食堂建设要求,每一项措施都体现了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期待着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为农村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