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才能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她们
从古至今,对于“诰命夫人”这一称谓,很多人或许都感到陌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风趣网小编的步伐,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的荣誉头衔。
“诰命夫人”,这是一个充满荣耀的称谓。所谓的“诰命夫人”,其实就是朝廷册封、认可的“外命妇”。通常,这一荣誉是赐予朝廷重要官员的嫡妻或母亲,也就是说,能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的,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或丈夫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自己才赢得如此殊荣。
尽管“诰命夫人”看似地位尊崇,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实质性权利,它更像是一种荣誉和福利的象征。在朝廷昌盛的时期,“诰命夫人”的丈夫或儿子如果仍然掌握实权、备受宠信,那么她们的俸禄和节日福利自然也不会少,而且这些待遇都是由朝廷承担的。在重要的节庆日子,她们还有机会跟随丈夫或儿子进宫,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宫廷的繁华。
在家族中,“诰命夫人”的地位更是崇高。她们有权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宗祠里,接受后人的香火祭拜。这不仅是个人荣誉的体现,更是家族荣耀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国是一体的。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以“孝”治国,传统社会也讲究阴阳平衡。尽管男权社会强调对女性的约束,如“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家庭中,由于“母以子贵”,女性尤其是母亲的地位却是至高无上的。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水浒传》中的史太君,都是家中的灵魂人物,拥有绝对的权威。
“诰命夫人”的册封,更多是基于家族荣耀和对前朝官员的补偿。例如,《雍正王朝》中的苏舜卿,她原本只是青楼的一名头牌女子,乐籍出身。但因为新科探花刘墨林为了救人而英勇牺牲,朝廷出于愧疚和补偿,最终册封她为“诰命夫人”。
在诰封制度中,“诰命夫人”的等级也是划分得十分明确。这些夫人们在去世后,她们的诰命会被刻在墓碑上,历经数百年,依然闪耀着荣耀的光辉。从一品官员的正妻为“夫人”,其嫡母则为“太夫人”,以下等级逐渐递减,分别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至七品及以下官员的正妻则称为“孺人”。
我们看过去的墓碑时,很多普通百姓的女性长辈的墓碑上写着某老孺人,其实她们并没有诰封,这只是为了面子而写。但无论如何,“诰命夫人”这一称谓背后所蕴含的荣誉与历史意义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