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新规严管“临床用血”

大健康 2025-04-19 01:24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随着每年用血高峰期的临近,我国血库储备量常常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临床用血紧张。为了有效管理临床用血并避免血液浪费,卫生部近日发布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和办法。

这些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生效,其中明确了医疗机构在面临应急用血时可以采取的临时采集血液的措施。但这一措施并非随意进行,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多项病毒检测的能力,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监督管理,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管理工作。各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纷纷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来自多个部门,共同负责本机构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根据这些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并且科研用血需要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核准。医疗机构在接收血液后,需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并严格监控血液的储藏温度和环境,确保血液的质量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申请备血量不同的患者,需要医生不同级别的核准。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需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申请,并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在输血治疗前,医生必须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生命垂危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如果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意见,可以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除了对临床用血的管理,这些办法也强调了应急用血的预案制定。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以保证应急用血。采集后,必须在10日内向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医疗机构还建立了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强调禁止将用血量和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或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

为了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状况,不仅需要合理管理血液资源,还需要寻求更多的“开源”方法。相关部门应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推出更多惠民政策,鼓励更多市民参与无偿献血,为临床用血提供充足的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确保每一位需要输血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安全的血液供应。

上一篇:我国猪肉供应增加价格或稳定下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