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慢病认识的八误区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据了全国总死亡的绝大部分比例。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慢病的成因有着许多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自于对疾病本质的不了解以及环境的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示这些常见的误区。
我们来谈谈第一个误区:慢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确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但仅仅因此而归咎于生活方式并不全面。事实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中的毒素都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环境污染可以引发肺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慢病的发生更多是由复杂的环境与人之间的冲突所引起。
接下来是第二个误区:慢病主要危害发达国家。恰恰相反,目前慢病的主要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在中低收入国家,由于资源分配、环境状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病的发生率正在迅速上升。而在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由于较早地意识到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慢病的发展。
第三个误区是:慢病主要危害富人。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念。实际上,无论贫富,只要人们忽视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都有患上慢病的风险。而且,由于环境恶化和医疗保健的限制,穷人患慢病的几率甚至更高。环境恶化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都有可能遭受慢病的侵袭。
第四个误区是:慢病主要危害老年人。这一观念早已过时。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慢病的危害已经波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过早的慢病死亡在70岁以下人群中已经占到半数以上,甚至在60岁以下人群中也有四分之一的死亡与慢病有关。全球有大约2200万的5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和肥胖问题,这也是一种慢病的表现,说明慢病对所有人群都有危害。
最后一个误区是:慢病主要危害男人。这也是一个误解。实际上,慢病的危害不分男女。例如,心脏病等疾病的男女患者比例几乎相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慢病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几乎各占一半。
慢病的危害已经波及各个年龄段、各个性别以及各个社会经济阶层的人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慢病,了解它的成因和危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