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血荒可用山寨饼干来换?
血荒现象在我国已屡见不鲜,一些地方为了激励献血者,采取了奖励措施。最近河南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献血获赠的山寨饼干事件被网友曝光,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于公众对义务献血的疑虑,专家指出,如何打消疑虑,珍惜和爱护公众的献血热情,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之策。在我国部分地区,血液供应紧张已成为常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公众献血的动力问题。
是公众的献血爱心不足,还是采血服务存在问题?有网友质疑,一些媒体报道的采血不规范事件以及医院对待献血者的态度,使得血液供应紧张不能仅归咎于公众爱心的缺失。
在乌鲁木齐市最大的采血点南湖献血屋,记者看到了许多市民关注献血知识、流程及相关政策。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采血,并强调血液的的安全性和复检的重要性。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哈力达认为,解决“血荒”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并采取措施延长工作时间、科学布点采血车等。
最让民众难以接受的是“无偿献血,高价用血”的现象。供血成本的不透明严重影响了民众献血的积极性。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血液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相关部门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献血用血机制,向献血者证明献血的卫生安全,并向用血者解释义务献血的重要性。
由于各地献血的报销政策不统一,免费用血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方便无偿献血相关人异地用血工作,尤其是跨省异地用血报销工作,提高公众献血的积极性。血站及献血制度也应提高透明度,消除公众疑虑。
虽然有关部门多次解释血站并非通过卖血盈利,但公众对血站及献血制度的信任度依然不高。对此,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仅仅公开信息是不够的,相关部门还应与献血者形成良性互动,增强信任度。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逐步承担血液采集、储存等中间费用,实现从无偿献血到无偿用血,体现事业的公益性。
奖励机制是吸引民众献血的一种手段,但如果奖励变成了一些山寨产品,将会严重打击人们的积极性。毕竟,公众更关心的是献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从提高服务质量、建立透明的机制、消除疑虑等方面入手,解决血荒问题,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