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不组织艺考现场校考
调整考试策略,筑牢公平防线,统筹疫情防控与考试安全
为了适应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保障广大考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教育部对艺术类校考进行了全面的策略调整。以下是关于考试调整的动态:
一、组织时间调整
曾经计划在高考前如火如荼进行的现场校考,如今为了降低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的风险,已经原则上调整为高考后、成绩公布前进行。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非现场考核方式,如提交作品、线上视频面试等,同时需提前明确考核的时间安排,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做好准备。
二、校考范围与形式优化
对于省级统考已经覆盖或者专业关联度较低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在校考的范围上进行了适当的压缩,优先使用统考成绩,以减轻考生的应试压力。对于那些确需校考的专业,高校制定了科学的方案,通过初选、分阶段考核等方式,有效控制现场考试规模,确保考试质量。
三、公平性与规范性保障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的身份审核成为了重中之重。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了作品的原创性,禁止对考试录制内容进行任何编辑处理。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全程进行录音录像,推行“考评分离”模式,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的考生,教育部也提供了兜底支持,如协调免费录制视频服务等,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公平的考试机会。
四、统筹疫情防控与考试安全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考生的健康安全始终是第一位。通过调整考试形式,平衡防疫与招录需求,确保每位考生和工作人员都能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参加考试。
这一政策最早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紧急情况下提出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坚持这一原则。后续的具体安排,考生和家长需密切关注教育部的通知。
在这场疫情防控与考试安全的战斗中,我们期待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现出自己的艺术才华。我们也期待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尽职尽责,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考生营造一个安全、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