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 7岁前发病高峰
皮肤病 2023-05-31 20:31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根据一项统计,全台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比例约有8%~10%。换句话说,每10位小朋友中就有1位饱受痒痒困扰。
异位性皮肤炎(AD)又称为异位性湿疹,它是一种慢性、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是婴儿期或儿童期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
异位性皮肤炎主要是因先天过敏体质承受不了外在环境的刺激而引发,患者的主要特征为肌肤的防御功能较弱,无法承受外在环境刺激而产生免疫系统失调。如果家中有过敏的家族史,气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人,就有可能生下异位性皮肤炎宝宝。
医学期刊更明确指出,三分之一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因为聚丝蛋白基因突变而导致天然保湿因子缺乏或含量降低,使得患者皮肤干燥;干燥引起的搔痒更加恶化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中的神经酰胺1、3型含量大幅减少;皮肤防御力降低,若是遭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发炎,则症状更为严重。
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来自四方面食物、霉菌、植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灰尘、尘蹒、狗皮屑、猫皮屑等经由鼻子吸入性过敏原。
台湾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大多在5岁前发病,2~7岁为高峰期,之后逐渐减缓。若病况能获得良好控制,到青春期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机会可以自行痊愈。
美国针对100位小儿科医师与100位皮肤科医师,对于异位性皮肤炎治疗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加强皮肤保湿是小儿科医师与皮肤科医师普遍认为非常重要的第一线治疗步骤。
台湾大学皮肤科主治医师及异位性皮肤炎共识制定召集人朱家瑜医师建议,与医师一同拟定良好的治疗计划,才能控制或减轻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摆脱异位性皮肤炎。
该文章《异位性皮肤炎 7岁前发病高峰》由网友『游戏结束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上一篇:净肤雷射不当施打 妇女变小花脸
下一篇:预防孩子盛夏中暑 5Q&A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