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痒≠肝功能异常!治干癣新趋势
现代上班族压力大,把皮肤干痒归因于肝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严重性黄疸后遗症,但一名40岁从事营造业的陈先生,5年前发现身上出现些微红点后,买保肝药来服用,却不见药物的效果,且皮肤病灶趋于恶化,就医才发现是干癣作祟,后来接受多种治疗不见显著改善后,抱持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施打生物制剂,终于恢复正常肤况。
干癣是一种慢性皮肤发炎现象,目前全台约有6万名患者。
陈先生表示,年纪35岁,未曾料想到会被宣判罹患免疫系统疾病的干癣,刚发病时曾接受西医的擦药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因担心擦药、口服和照光对有副作用,一度转向中医治疗,每两周的药费高达上万元,半年共花了20几万,但因病况实在太严重,中医也束手无策,建议转回西医做生物制剂的治疗。
抱持着「死马当活马医」心态的陈先生,于是到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皮肤科就诊,且依照医师指示使用生物制剂,第一针施打后就有反应,皮肤病灶改善,终于可穿上尘封多年的短袖短裤,就连睡眠也获得改善。目前陈先生已施打完第三针,皮肤有如正常人,不痒不红也不脱屑。
干癣脱屑≠传染病 全台约6万名患者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皮肤科医师邱显镒表示,干癣是一种慢性皮肤发炎现象,并非传染性皮肤病,造成干癣的因素可能为先天体质加上后天环境所引起,目前全台有近6万名患者深受干癣所苦,影响层面除了外表看见的皮肤病灶,还可能对病友及家属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皮肤痒≠肝功能异常!治干癣新趋势
罹患严重性干癣症的陈先生,在生物制剂治疗前,背部皮肤大片发红发痒,但经治疗几乎恢复原貌。(图片提供/台大医院新竹分院)
早期治疗干癣的医药技术较不发达,治疗效果时常无法达到病患的期待,不然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后效果就停滞;另一方面,类固醇药物、口服药物及照光治疗等繁复漫长的治疗过程,也常令病患失去耐心、停止治疗,影响治疗成效。
不过,目前干癣有新的治疗方法出现,邱显镒医师表示,新一代长效生物制剂的机转是专一治疗干癣,反应率可提升至7至8成,从临床试验看到,6成患者在施打完三针后,病灶可获得90%改善,几乎与正常皮肤无异。
干癣治疗因人而异 个别评估+持续治疗不中断
邱显镒医师也提醒,干癣的治疗因人而异,并非每个人都相同,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先与医师进行讨论,了解治疗流程与策略,选择适合的方式后,治疗过程不轻易放弃,才能改善外在病灶,以及降低体内的共病风险。
该文章《皮肤痒≠肝功能异常!治干癣新趋势》由网友『清风笑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