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子怎么治疗 火疖子是什么

皮肤病 2023-06-01 06:12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疖子是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毛囊深部和毛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良好睡眠。,调整好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为宜。第三,多喝水,以凉开水和淡茶水为宜。第四,勤洗澡,注意用弱酸性肥皂或洗浴液;温水洗澡,不要冲冷水,避免刺激皮肤。特别是洗澡时不要把皮肤搓得通红,这样会使皮肤遭受感染。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即可。第五,穿透气吸汗宽松的棉质衣服,一旦被汗湿透,要及时更换。

  切忌自行涂药

  【医生提醒大家】,皮肤任何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都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切忌自行涂药,尤其是红汞、龙胆紫,对伤口有毒性,易引起痂下积脓。今年以来,伤口护理中心已处理了几十例此类痂下积脓患者。有的是用中草药处理了1多月,结果从1个疖变成了多个毛囊和皮脂腺感染,处理极为棘手。

         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注意皮肤卫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最好不多吃甜食。千万不要用挤捏的方法去排脓。尤其是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对于反复发作的疖病,要寻找潜在的因素,消除体内感染病灶。检查有无贫血和糖尿病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2.抗生素的注射和内服。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也可用洁霉素0.6g肌注,每日两次,也可用先锋霉素、泰利必妥及磺胺等。 3.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混合菌苗疗法、自血疗法。也可皮下注射转移因子2mg/次,每周两次,五周为一疗程。 4.早期的疖子不能切开引流。成熟的疖子已化脓变软者,可切开排脓。但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千万不要挤压和随意切开。未成脓者,可每日外用纯鱼石脂,或鱼石脂硫磺泥膏,可促进炎症消退。 5.可进行紫外线、红外线、超短波照射,缓解炎症。 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白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致。皮肤擦伤、糜烂等均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过多及因职业而常与矿物油接触的人,也容易发生疖子。疖病多半发生于炎热的夏季。高温、潮湿、多汗容易使病原菌侵入皮肤。皮肤不清洁是一个重要因素。身体抵抗力降低、体弱、糖尿病、肾脏炎、贫血等皆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疖子的治疗方法,怎么治疗疖子,皮肤不洁、高温多汗、搔抓、皮肤损伤、皮脂溢出等常为疖子的诱发因素。若疖子多发或反复发作,则称为疖子病,常见于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力低下和年老体弱者。

         皮损好发于头皮、颜面、项及臀部,偶可发生于四肢。损害初为圆锥状鲜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形成红色硬性结节,表面紧张光亮,周围炎症明显,局部有明显疼痛,挤压时更甚。疼痛性结节经2~3天软化,中央有灰黄色脓栓,脓栓坏死脱落后从脓栓排出少量脓血和坏死组织,红肿逐渐消退,症状明显减轻,l~2周结痂而愈。邻近淋巴结可肿大,严重时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面部尤其是口周疖子肿,若受到挤压可致疖子周围淋巴管和血管破裂,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甚至脑脓肿,危及生命,疖子一般单发或数量很少,若疖子肿数量较多,此起彼伏,或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发病时全身症状明显,则称为疖子病。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外伤,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将油脂沾染皮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平素少食膏粱厚味之品等,可预防疖子肿的发生;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痱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戒除抠耳、挖鼻等不良习惯,经常清洗肛门、鼻腔等匿菌部位或间歇性对这些部位涂搽抗生素等,可减少疖子病的发生。

 根据疖子肿的发生部位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酌情系统应用抗生素,一般给予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亦可选用磺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给予多种维生索。免疫力低下者可给予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胸腺肽等。疖子病患者可选用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或自血疗法。

 疖子肿未成脓时,表面可涂搽3%碘酊、l0%~50%鱼石脂软膏、诺氟沙星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亦可局部热敷或激光散焦照射。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并用凡士林纱条引流,但切忌挤压,面部疖子肿不宜针刺。慢性疖子肿局部可照射超短波、超声波或红外线。疖子病患者可全身照射紫外线。

 中医治疗

 (1)湿火蕴结型。证见头面、项或背部皮肤发生质硬的结节,局部红、肿、热、痛,以后结节逐渐软化,中央形成脓栓,溃烂并排出脓液,伴发热、口渴、头身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化湿,解毒散结,方选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银花159,赤芍、野菊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各129,当归、地丁、甘草各l09,花粉、浙贝母各69,每日一剂,水煎服。亦可选用荆防败毒饮、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减。

 (2)阴虚血热型。证见疼痛性结节、脓疡在一处或多处发生,此起彼伏,缠绵不断,疖子肿脓成迟缓,其色暗红,伴口干,消谷善饥,心烦难寐,小便黄赤,舌质红,苔少,脉虚数。治宜滋阴清热,扶正托毒,方选滋辟汤加减,药用山药309,生地、黄芪、银花、蒲公英、南沙参、北沙参各159,石斛、玄参、天冬、麦冬、山萸肉各l29,竹叶、灯心草、莲子心各69,每日一剂,水煎服。亦可选用清温败毒饮加减。中成药如六神丸、三黄丸、醒消丸、解毒消毒丸等可酌情选用。

 疖子肿未成脓时,可选用金黄散、芙蓉膏、黑布化毒膏、黑布膏、独子膏、碧玉膏等贴敷。脓出后可选用化脓散软膏外涂、拔疔纱条捻入、九一丹或二宝丹药捻引流等。

 炎症初期未成脓时,可选用金黄散蜜调或茶水调敷患处,亦可选用五倍子膏、芙蓉膏外敷。如黄连l09、生大黄309、芙蓉叶209、栀子159,共研细末用猪胆汁调敷患处,有较好的消炎止痛效果。局部形成脓肿时,可用火针点刺脓点排出脓液,亦可切开脓腔壁或拔甲排脓,脓腔内放人生肌玉红膏纱布以祛腐生肌。本文来自http://www.jk51.com  健康无忧网

 

孩子长疖子怎么治疗?

       孩子的皮肤上有时会长出小疙瘩,几天后出现白头儿,再过一段时间破溃并流出少许脓液,皮肤很快会愈合,这便是疖子。不少家长以为,疖子要到脓液挤出后才能好,倒不如尽早用手把脓挤出来,以为这样能加速愈合。所以当孩子长疖子时,家长就用手去挤。一些家长发现,为孩子挤了疖子以后,反而引起更严重的感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疖子是因皮脂腺中有化脓细菌侵入,导致身体的免疫细胞在局部积累从而出现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由于化脓菌使一部分细胞坏死形成脓液,其外有免疫细胞包裹,加上周围组织液和抗体从血管中渗出参与反应,局部的细菌无法继续扩散到周围组织中,所以化脓都局限在局部。待到疖子自然破裂,脓汁会自然排出以后,皮肤再生并愈合。 

  如果用手挤疖子,化脓灶周围的保护层被破坏了,细菌便扩散到周围组织中,在更大范围内引发炎症。如果细菌被“挤”进血管,能随血流播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在血中生长繁殖,导致败血症。可见,疖子是不能挤的。 

       如果疖子长在脸上或口唇上,就更不能乱挤。因为从嘴角到鼻根部,在医学上称为“危险三角”,此处的血管与颅内血管相通。如果挤长在危险三角内的疖子时细菌进入血管,就有引起颅内感染、海绵窦栓塞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孩子长了疖子,家长应注意保护。可以用酒精清毒局部,并用热敷促进其脓液排出,千万不要随便用

      如果您对以上关于疖子怎么治疗   火疖子是什么的解答结果还不满意,欢迎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阅相关的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