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常证变证中医如何治疗

皮肤病 2025-02-24 13:34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深入解析肺部疾病,这种病不仅仅局限于肺部,还可能波及脾、心、肝等器官。其主要的病理机制是肺气郁闭,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辨证论治:

1. 常证

(1)风寒闭肺证: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哮喘,痰稀色白。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方法:辛温开肺,止咳化痰。

方药: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如鼻塞不通,可加辛夷、苍耳宣肺通窍;痰多者,则辅以白前、萝卜子、橙红化痰止咳。

(2)风热闭肺证:

症状: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气急,痰多且黏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疗方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搭配柴胡、黄芩、山栀、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若咳嗽痰多,可加浙贝、瓜粉、天竹黄,宣肺止咳化痰;大便秘结者,再辅以瓜粉、大黄通泄热。

(3)痰热闭肺证:

症状: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短喘息,鼻翼煽动,或嘴唇发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宣肺,祛痰定喘。

处方药:五虎汤和大枣泻肺汤。五虎汤由麻杏石甘汤和细茶组成。麻杏石甘汤负责宣肺定哮喘,细茶则负责清神化痰。再配合李子、大枣泻肺降气,增强清热祛痰、泻肺定哮喘的效果。

(4)阴虚肺热证

病程绵长,低热缠绵,汗水频出,面色潮红如霞。干咳无痰,声音略显沙哑。舌色绛红,苔薄干燥,脉象细速。

治法:养阴清肺。

方药:以沙参麦冬汤加减为主。对于阴虚肺热较重者,加入青蒿、地骨皮,犹如春雨滋润,滋阴退热。热势较甚者,黄芩、知母两味药如清风解热,沁人心脾。咳嗽明显的人,川贝母、枇杷叶润肺止咳,宛如清泉滋润。若大便干结,生地黄、当归、火麻仁三药合力,补血润肠,犹如春水滋润干裂土壤。盗汗明显者,龙骨、牡蛎两药如固涩止汗的神奇之手。

(5)肺脾气虚证

病程延长,低热起伏不定,气短多汗,咳嗽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松软无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嫩,苔薄白润,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选用人参五味子汤。对于虚汗多者,黄芪益气固表止汗,如黄金守护身体之表。痰多者,半夏、陈皮、胆南星三药合力燥湿化痰。咳嗽时,紫菀、冬花两药如祛肺止咳的良药。

2. 变证

(1)心阳虚证

突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冰冷。烦躁不安,右胁下可能出现瘀块。舌苔薄白略带紫色,脉象微弱。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龙牡丹救逆汤为主。心阳虚弱并伴有面色、唇舌青紫、右肋下瘀明显者,可酌情添加当归、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果气阴两竭,则需使用生脉散来养阴潜阳。

(2)内陷厥阴证

症状严重,热势神昏,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口语不利,两眼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牛黄清心丸。羚角钩藤汤如凉风拂过肝脏,平息肝风;牛黄清心丸则具有清热解毒、醒神开窍的功能。两种药物合力对抗疾病之猛烈攻势。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