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大动脉瘤破裂 血管栓塞术救命
冬天是好发脑中风疾病的季节,若患者此时并发脑血管瘤破裂,中风后昏迷甚至死亡的机率会更高。台中市一名86岁陈姓老翁日前突然头昏、剧烈头痛,被确诊为蜘蛛膜下腔出血的脑中风后,又进一步发现在两侧后交通动脉支都有血管瘤,临床上很罕见,且右侧血管瘤已破裂,左侧也在破裂边缘,生命面临危机,所幸透过不需开脑的经血管内栓塞手术,才挽回一命。
冬天气温变化大,许多年长者因无法适应而出现脑中风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图中老人非新闻人物。
台中慈济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严宝胜表示,动脉瘤并不是脑肿瘤,而是一种动脉血管异常,较薄的动脉壁会向外凸出、膨胀,形成一个像气球状的血管病变。这种瘤在动脉内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形成,但只有位于脑部的动脉,会导致严重出血性脑中风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脑血管壁的动脉中层先天较为薄弱,加上后天的退化性血管壁硬化,在血流冲击的血管分支处形成动脉壁变薄,冬季因温差大,血压忽高忽低,动脉瘤破裂的机率也会大为增加。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心血管疾病致死主因之一。台中慈济医院神经外科医师杨道杰表示,这类病患通常有严重的头痛,伴随恶心、呕吐、颈部僵硬和丧失意识等症状,有些人一破就来不及治疗,约三分之一患者在未到达前就已死亡,存活病人日后的神经症状也会受影响,如不有效处理,2周内二度出血的机率为25%到50%,死亡率高达85%。
电脑断层的血管摄影三D重组,发现陈姓老翁的右后交通肢动脉瘤有破裂现象。(图片提供/台中慈济医院)
医学临床上,像陈姓老翁一样,左右侧后交通动脉支都有动脉瘤的情形十分罕见,传统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是将脑叶分开,用动脉瘤夹子夹住动脉瘤颈部,分开正常血管与动脉瘤,减少复发。但家属考量老翁年事已高,可能无法忍受麻醉风险,台中慈济医院决定透过经血管内动脉瘤栓塞,由影像医学部医师以「改良式白金线圈栓塞术」,将白金线圈由鼠蹊部的股动脉循血管进入动脉瘤,经血管摄影的影像确认填满动脉瘤后,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替患者将快要破裂的动脉瘤堵起来。
「改良式白金线圈栓塞术」的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方式,优点是不需开脑、不伤及脑组织,且恢复期短,适合用于动脉瘤位于脑后循环位置、高龄、不适合开刀、无法忍受麻醉风险的病人,但术后仍需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可能的后遗症,如水脑症,脑血管痉挛,电解质不平衡或癫痫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