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危害有哪些
当人们谈及破伤风时,普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破伤风是一种因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一旦感染,其后果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出现伤口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以避免感染破伤风。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破伤风的几个核心问题及其危害。
目录:
破伤风几率是多少
破伤风的危害有哪些
破伤风皮试的配制方法
面瘫与破伤风的关系
是否每次受伤都需要打破伤风针
一、破伤风几率是多少?
破伤风是一种由伤口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主要由破伤风梭菌引起。这种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及淤泥中,生锈的铁钉等金属锈蚀物表面也极易带菌。并非所有伤口都会感染破伤风,感染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伤口小而深、伤口被污染等。猫虽然可能携带破伤风梭菌,但易感性较低,患破伤风的几率相对较小。但人类因各种外伤而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却相对较高。对于可能出现的伤口,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及时处理,以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二、破伤风的危害有哪些?
1. 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破伤风可导致心悸、出汗、体温升高、肢体远端苍白等症状。
2. 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破伤风患者可能出现嚼肌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喉头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
3. 脑电异常:约半数以上的破伤病患者可能出现脑电活动的异常。
4. 其他疾病:破伤风还可能引发睡眠障碍、姿位性低血压等疾病。这些症状的产生与破伤风外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三、如何有效预防破伤风?
1. 注射疫苗:婴幼儿出生后应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以产生足够的抗体抵抗破伤风毒素。
2. 清洗伤口: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3. 注射TAT:对于较深的伤口或被污染的伤口,应在医生指导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4. 注意动物咬伤、烧烫伤等情况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动物咬伤、开放性骨折、烧烫伤等伤口也需注意,可能引发破伤风。
关于破伤风皮试的配制之谜
当谈及破伤风,许多人可能会想到那种特定情境下的感染风险。这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引发的疾病,当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成为其入侵的通道时,它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它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天,长的则可能达到数年。在受伤后的两周内,约90%的患者会发病,但也有一些患者在多年后才因摘除体内异物而出现症状。
破伤风是一种常与创伤相伴的特定感染。它不仅仅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出现在生产时或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这种病菌是破伤风梭菌,它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这种细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并随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在土壤中非常常见。其生命力顽强,能在沸水中存活。一旦有创伤伤口形成缺氧环境,如深刺伤等,它就可能乘机而入。若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会消耗伤口内的氧气,使得破伤风更易发生。
那么如何进行破伤风皮试呢?其实方法相对简单:取0.1ml血清与0.9ml生理盐水混合即可。进行皮试时,取0.1ml的皮试液在前臂进行皮内试验,观察15分钟后,若红肿范围超过1cm则为阳性。使用生理盐水在另一前臂做对照试验。如果皮试结果呈阳性,可以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注射。具体方法为:分五次注射不同比例的血清,每针间隔20分钟,注射前要准备好抢救过敏休克的措施。
对于被动物咬伤的情况,破伤风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预防细菌感染,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在被狗狗或猫咪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面瘫与破伤风:二者有何关联?
破伤风是一种由创伤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其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这种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平均约5到10天的潜伏期后,产生典型症状。
破伤风的神经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患者在早期可能出现嚼肌痉挛、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是这一阶段的典型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角弓反张、喉头痉挛,甚至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如果头部受伤并出现破伤风症状,约有3%-4%的患者会出现面瘫,伴有对侧的面肌痉挛。
另外一方面是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重型患者常常出现一系列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的症状体征。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出汗、体温升高、肢体远端苍白、血压升高等症状的出现与破伤风外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特别是脑干和脊髓的中毒。半数以上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脑电活动的异常。
打破伤风疫苗:每次受伤都需要吗?
破伤风是一种特定的感染,其发生与受伤情况、组织缺氧及主动免疫情况密切相关。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的破伤风杆菌是引发这一疾病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种厌氧细菌,当伤口形成缺氧环境时,就容易引发感染。例如深刺伤或在建筑工地被扎伤的情况。
在急诊临床中,经常能碰到因各种原因受伤的患者因头痛、腰背痛、张口困难等症状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打破伤风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但并非每次受伤都需要接种对于深的、脏的伤口或生锈铁钉等导致的伤口应尽快接种疫苗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对破伤风的警觉性避免忽视早期症状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并非所有情境都需注射破伤风免疫制剂
对于打破伤风针,其实是指注射破伤风的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这种抗毒素来源于马血清,属于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在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如果试验结果为阴性,可以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反之,则需要进行脱敏注射。虽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过敏反应相对较少,但在大多数医院的存货也更为稀缺。其作用为一种外援性抗体,维持时间约2-3周。其主要应用于已经出现破伤风症状或可疑感染的情况,但在预防方面作用有限。
以下四个关于破伤风的常见误区需要了解:
误区一:无论何种创伤都需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实际上,对于已经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的人,在一定时间内无需再次注射。除非超过特定时间或者需要加强免疫。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只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有效。实际上,破伤风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尽管尽早应用这些制剂是理想的,但在两周内应用仍具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在某些非外伤性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情况下,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杆菌感染风险。事实上,这些部位也有可能受到污染并导致破伤风感染。
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完全不会患破伤风。实际上,被动免疫带来的抗体保护只能持续约两到三周。要获得长期免疫力,需要依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产生的主动免疫。
关于儿童如何防范破伤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定期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破伤风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保护率高达95%,孩子受伤后无需再次注射相关疫苗。按照常规接种流程,新生儿在3个月、4个月、5个月时连续接种三针百白破疫苗,然后在18个月后接种加强型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接种疫苗的意识逐渐减弱,有些疫苗可能会被遗漏。特别提醒家长,孩子受伤后要及时清洗伤口,如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