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究出有助治疗肾病的新型蛋白分子
生活常识 2025-04-07 13:16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近日,南开大学医学院杨荣存教授的研究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在肾脏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蛋白分子LRRC19。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大肠杆菌引起的肾脏炎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根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高达80%的尿路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这一比例在女性和儿童中尤为显著。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等,而且一旦感染,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大肠杆菌会进一步感染肾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其表面多种蛋白结合,导致肾功能损伤和肾小管间质性炎症的发生。
杨荣存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的LRRC19蛋白分子特异性地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并且表达丰富。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大肠杆菌,吸引炎症细胞,促使其吞噬细菌。肾小管上皮细胞还能释放具有杀菌作用的抗菌肽成分,直接对细菌进行杀伤。
在基因敲除鼠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正常野生鼠上皮细胞的杀菌能力远远超过该蛋白分子(LRRC19)敲除小鼠的杀菌能力。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这种蛋白分子在大肠杆菌导致的肾脏感染中起着重要的杀菌作用。
此前,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这种蛋白分子,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深入研究了该蛋白分子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这项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尿路感染的重要机制,使尿频、尿急及肾脏炎症的治愈不再遥不可及。我们期待着这一研究成果能为肾病治疗带来新的突破,进一步推动我国在医疗领域的进步。相关新闻推荐将跟进报道这一领域的进展。
上一篇:燃脂研究:伐木最能瘦身 打字耗热最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