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发现人体对艾滋病感染的“警报器”

生活常识 2025-04-13 00:23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陈志坚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重大研究成果。他们成功发现了一种能精准识别艾滋病病毒的特殊受体,该受体在人体面临感染威胁时,会迅速发出警报。这一发现对于艾滋病药物与疫苗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陈志坚教授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同时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杰出研究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详细阐述了这一发现的背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的警报系统,但由于该系统会被病毒自身的某些机制所掩盖,导致此前的研究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

陈志坚团队通过生物化学手段提纯了关键蛋白质,找到了一种名为cGAS的酶。这种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作为艾滋病病毒以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免疫感测器。为验证这一发现,他们进行了两项实验。第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当细胞内的cGAS酶被去除后,细胞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无法产生免疫反应;第二项实验则表明,当cGAS酶正常存在时,它能够识别病毒的DNA并与之结合,生成一种名为cGAMP的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就像是一个信使,能够将病毒入侵的消息传达给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对抗病毒。

陈志坚教授将这一发现形象地比作人体内的“抓小偷”过程。艾滋病病毒就像潜入人体的小偷,而cGAS则像人体的警报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出病毒的踪迹。一旦识别出病毒,cGAS就会与病毒DNA结合,形成信使cGAMP,将病毒入侵的消息传达给人体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系统全力对抗病毒。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陈志坚教授表示,他们或许可以利用cGAMP及其他相关分子开发出针对艾滋病及其他逆转录病毒的疫苗。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cGAMP是否具有治疗功效。这一重要成果为艾滋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