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有一支部队,与影视剧中的第八团&rd
在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第八团”的故事深受观众喜爱,其壮烈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支英勇的铁军?他们是否为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而舍生忘死?今天,风趣网小编将为大家揭示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以解答这些疑问。
第八团,是张小敬所在部队的生动写照,《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发展离不开第八团的故事。而在真实历史中,有一支队伍同样英勇无畏,那就是汉明帝时期的西域汉军部。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西域的焉耆和两国联手攻打西域都护陈睦。在北匈奴与车师叛军的夹击下,疏勒城岌岌可危。耿恭,这位大汉的勇士,临危受命,坚守疏勒城。
当时,汉明帝驾崩,朝廷忙于处理内政,耿恭的求救文书被暂时搁置。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耿恭毫不退缩,他激励将士们拼死杀敌,誓与疏勒城共存亡。数百人的队伍在长时间的围困中死伤过半,水源也被切断。
为了生存,耿恭与将士们吃草啃树、杀马抓鼠。在绝境中,他们甚至挤马粪取汁以解渴。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大家即将被渴死之际,耿恭对天祈祷,带着众人在沙地中挖井,奇迹出现,他们找到了水源。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耿恭带着大家展示给匈奴人看,使得匈奴人一度惊慌失色,以为大汉军队有神助,不得不暂时停止对疏勒城的进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耿恭与将士们殊死搏斗,打退了数万敌军的一次次进攻。即使人数从几百减少到几十,他们依然坚定不移,毫无退意。
汉章帝继位后,政权甫一稳定,就迅速派出援军支援耿恭。建初元年(公元76年),秦彭等人率军在柳中集结,成功进击车师,斩杀敌军数千人,车师再度投降。要去疏勒城接耿恭并不容易,需要穿越茫茫沙漠。最终,在范羌的拼死请求下,汉军分兵两千,由范羌做向导,去营救耿恭等人。
范羌历经艰难,穿越茫茫雪山,终于接到了耿恭。城中守军听到兵马之声时,还以为是北匈奴的援军,震惊不已。当知道是范羌时,大家激动得互诉衷肠。
最终,汉军带着耿恭等二十六位幸存的大汉英雄踏上了归途。由于路上环境恶劣以及匈奴的偷袭,他们历经三个月才抵达玉门关。耿恭部只剩下十三人。这十三人衣衫褴褛,形销骨立。
这一感人的故事被当代油画大师左国顺先生以《十三勇士归玉门》为题材创作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这些勇士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大汉的历史中,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为了家国情怀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