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做梦到底好不好?

生活常识 2025-04-16 08:04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有的人似乎一入睡便进入深沉的梦境,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他们的梦中旋转。他们总是做梦,那么是做梦好,还是不做梦好呢?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解读,一同答案。

梦,这个看似飘渺的现象,其实也有好坏之分。所谓的“好梦”,常常在醒来后仍然留有淡淡的记忆,但半小时后便如过眼云烟。这样的梦,并不会对睡眠质量造成干扰。梦中的场景五花八门,有的与白天的经历紧密相连,有的则如同天马行空,比如与故人重逢、解开某个谜题、漫步在异国他乡等。

做正常的梦,如同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身心。早晨醒来,不会感到疲惫,反而精神焕发,思维清晰。这样的梦,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也是机体活力的重要保证。睡眠,作为大脑细胞修复的重要时段,做梦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像是一位温柔的护士,舒缓神经、排除代谢产物、增强记忆功能。白天辛勤工作的大脑,在夜晚通过梦境进行自我修复和养护。有生理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做“好梦”的人,往往能够享受更长的寿命。

“坏梦”却是另一种景象。它如同乌云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种是人们常说的“噩梦”,梦中遇到危险、被人追赶等让人紧张的场景,甚至会在梦中大喊大叫,紧张的梦境反复上演;另一种是整夜做梦,让人感觉似睡非睡,早上醒来后浑身乏力,精神不振,甚至伴有头晕、头痛等不适。

做噩梦往往与人的精神状况紧密相关。精神虚弱、紧张、受刺激,或者白天观看了恐怖电影或暴力新闻,都可能在晚上引发相关的噩梦。《生命时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2.5%的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噩梦,而37.7%的人每月做一次以上噩梦,仅有0.6%的人从未做过噩梦。经常做“坏梦”是睡眠质量不佳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在我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中,讲究“先睡心,后睡目”。为了避免噩梦连连,我们需要先让心平静下来,然后再进入睡眠状态。晚上9点以后,最好避免过于兴奋的活动,如卡拉OK、应酬、网聊、打电话、做策划等。可以选择看电视剧或听舒缓的音乐来放松自己。晚餐不宜过饱,七八成饱即可,饮食要清淡。选择轻薄、透气、保暖性好的被子也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最佳的睡姿是右侧卧睡,而仰卧和趴着睡则容易引发梦境。

无论是好梦还是坏梦,都是身体和心理的反映。想要拥有好的梦境,就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注重养生之道。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做梦与健康的奥秘吗?推荐您继续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

上一篇:如何推动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