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些药吃出胃出血
胃出血,一个常见的疾病,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我们深入其成因时,发现服药不当竟然也是导致胃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众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长期服药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这些药物在帮助我们控制病情的也可能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胃壁,引发胃出血甚至更为严重的胃穿孔。
在众多药物中,抗凝药、抗血栓药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罪魁祸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岳辉分享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案例:张伯的胃出血竟与一年前开始服用的心血管药物息息相关。岳辉主任指出,许多药物性胃出血的患者,往往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他们在享受药物带来的疗效时,却忽视了药物对胃的潜在伤害。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服用抗凝、抗血栓药物的患者,他们的胃黏膜可能遭受严重损伤,增加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对于这类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药物对胃部的伤害更为显著。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老年患者可能形成无痛性溃疡,病情发作甚至出血也可能不自知,从而延误了诊治。
对于那些原本就患有胃肠道疾病,又需要每天服用心血管药物的患者来说,情况更为复杂。他们最好咨询消化科专科医生,了解是否需要同时服用胃药。专家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应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以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预防胃出血,定期检查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胃溃疡患者以及需长期用药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是胃出血的高危人群。当出现消化不良、反酸、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若出现大便隐血阳性、黑便、便血甚至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突发大出血。
除了注意症状表现,日常生活的细节也不容忽视。服药的方式和时机对保护肠胃有着重要影响。建议尽量在饭后半小时内服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如果需要,可以合并使用一些保护胃肠道的药物。
内镜检查是预防和发现胃出血的重要工具。通过检查,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胃是否出现炎症和溃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最后要提醒大家,服药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谨遵医嘱。在药物的帮助下,我们要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关于胃出血的更多内容,推荐大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