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对身体无害 但须有偿使用
在人类百多年的献血历史以及五十多年的献造血干细胞的历史中,我们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证明:捐献血液和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
从医学界的研究中了解到,人体内的血液和造血干细胞都是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宝贵资源。当这些资源被捐献时,都是基于严格的定量控制,绝不会对捐献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医院输血科的黄先豹医师明确表示,无偿献血的量一般被限定在200毫升至毫升之间,这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5%到10%。献血后,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血容量可以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科学数据也告诉我们,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10%是不会引起任何不适症状的。
黄医师进一步指出,“无偿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身体健康。”适量的献血可以刺激的造血功能,加快红细胞的生成,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旺盛的造血能力。定期适量的献血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动脉硬化的隐患,从而帮助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于献血者的年龄和献血频率,黄医师也有详细的解释。一般献血者的年龄限定在18岁至55岁之间,再度献血最好间隔半年以上。对于长期献血者,年龄可以延长至60岁。如果是捐献血小板,一般间隔要求为3个月以上,但对于长期捐献者来说,这个间隔可以缩短至两个礼拜。
国家卫计委的负责人也强调了无偿捐献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由于生命的无价,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的特殊属性使得无偿捐献成为国际社会的通行原则。这并不是一种商品交易,而是生命之间至诚至真的无私馈赠。
无偿捐献并不意味着无偿使用。从爱心人士的捐献到安全有效地用于患者身上,需要不同程度的投入成本。以血液采集为例,献血只是这些血液“爱心之旅”的起点。每一袋血液从采集到最终用于患者身上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加工过程,包括一系列检测以防止漏检并确保血液安全。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构成了无偿献血的成本。当医院从血站取血时,需要支付这部分成本;当病人需要用血时,这些成本会转移到病人身上。但患者支付的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价格,而是采血、运输、加工、保存的费用。
让我们铭记每一个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感谢他们用生命赠予生命的美好馈赠。我们也应该了解并理解无偿献血背后的每一个环节和成本,让这份宝贵的生命礼物得以安全、有效地传递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