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假药多 全国仅53家网站具卖药资格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购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购物方式。当涉及到健康问题时,我们必须格外警惕。尤其是在网上购买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仅有53家网站被授权合法售药。
本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揭露了10家违法网站的名单。这些网站假冒或伪造开办单位,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并销售药品,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安全。这些违法网站利用夸张、虚假的宣传手法,如使用绝对化的语言对药品疗效进行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幸运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将这些违法网站移送至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在此,我要讲述一个令人痛心的个案。今年年初,小李的母亲因服用从网上购买的假药“万珂注射用硼替佐米”后,不幸去世。据报道,该网站销售的药品与对照品存在显著差异,未检出应有的药物成分,属于假冒产品。
当前,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有些网站假冒各类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推出所谓的“神药”,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诱使消费者购买。一些高端药品也被仿冒,比如抗肿瘤药物,通过对比网站和正规渠道的价格,声称其价格“很便宜”,吸引消费者点击购买。还有一些网站胡乱制造药品,并大肆宣传其疗效。
多数违法网站的地址存在造假现象。尽管网站上的宣传看似可信,但所有的付款都是打入一个指定的个人账户。这些网站可能没有实体单位,所谓的地址可能根本不存在。当我们在网上购药时,必须格外小心。
为了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网友们应遵守以下建议:第一,购药时一定要选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批准的药店;第二,认真辨别网站上的药品信息,防止上当受骗。
一旦上当受骗,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可能危害自身健康甚至生命。那么,如何识别合法的卖药网站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长邢勇指出,全国仅批准了53家药店通过互联网对公众销售药品。这些药店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如拥有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实体、能够实现网下的物流配送、药品进销能够跟踪监管等。所有未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网站售药都是违法的。
如果消费者在网上发现非法网站但没有购买药品,可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如果已经上当,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购买途径、快递清单、药品包装和收据等,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消费者们的警惕和行动,将有助于打击网络售假行为,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