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失足妇女”称为“性治疗师”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次公安部官员在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他深情地呼吁:“过去我们称之为女,现在我们可以称她们为失足妇女。这些特殊人群同样需要我们的尊重。”这一言论令人感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不同人群的包容与关怀。
对于“失足妇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实,从事活动的妇女、少女、以及女大学生,她们的行为无疑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官员是否就没有责任了呢?某些官员的私生活混乱,包养情妇甚至染指多名婚外女性。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病态的官员竟然喜欢“嫖宿”,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是道德败坏。曾经,某些执法者甚至利用“扫黄”来谋取私利,这些人真的能胜任扫黄工作吗?
面对这种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另一种方式去处理?与其用“失足妇女”这样的标签去定义她们,不如寻找一种更为尊重的称谓,比如“性治疗师”。
“性治疗师”这一职业并非凭空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解答夫妻在性生活方面的疑惑,提供婚恋咨询,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性生活不和谐的夫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美国,性教育咨询治疗协会注册的专业性治疗师数量已经接近3万人。各大综合大学的心理系也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程。
例如,英国一名叫马尔西蒙的女子就自称是一名性治疗师。她坦言,在23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与1500名男性发生了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了遇到的性问题。但她强调,自己的行为并非的交易,而是作为提供专业性治疗服务的“代理性伴”。这样的服务不仅合法,更是在帮助他人。
对于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规范这一行业,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和完善。但无论如何,“性治疗师”这一职业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那些曾经被视为“失足妇女”的人群。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包容、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