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如何管?
在中国,我们的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持续二十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尤其在畜牧业领域,我们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广东省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更是高达27%,充分显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繁荣景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畜牧业中兽药、抗生素、激素类物质的滥用现象逐渐浮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本次会议汇集了夏咸柱、李宁等顶尖院士及专家,他们共同了兽医科技领域的诸多问题。夏咸柱院士明确指出,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例如,氯霉素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氨基糖苷类则具有肾毒性,部分药物甚至具有致癌作用。他强调应深化食品安全中有害残留物的科学研究,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模式,并构建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一旦发现问题,我们能够迅速溯源,有效控制和召回问题产品,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中国兽医药品监测所所长冯忠武指出,抗生素在饲养中的滥用导致动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形成了恶性循环。许多养殖场直接将原料药加入饲料和饮水中,且普遍缺乏用药记录,这种情况极为危险。他强调,滥用抗生素已经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像打击醉驾一样严厉打击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那么,减少或禁用抗生素是否会影响肉类生产呢?广东省农科院院长蒋宗勇研究员以北欧的经验为例,特别是在丹麦,从1998年起对使用抗生素促生长剂进行征税。结果显示,到2008年,每生产一头猪所使用的抗生素减少了82%,动物抗药性及药物残留率显著降低。通过提高饲粮粗纤维水平、使用益生素等功能性添加剂、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环境控制,猪群健康得到显著提升,生猪出栏量提高了47%。
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禁用抗生素促生长剂是大势所趋。中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积极研发安全的绿色畜产品,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的发生。广东省农科院已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建设了动物重大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公共研究平台,在育种、营养和疾病防控研究方面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不仅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也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继续深化研究、加强监管、提高公众意识,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