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12版对哪些字进行调整(新华字典最新版的字的用法)
一本《新华字典》,字与词的勾勒,映射出中国的历史长河与文化脉络。自1950年开始,这本字典便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学习记忆和文化情感,成为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的编纂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最初的编写和出版,到如今的第12版修订,它见证了新中国从起步到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部小型语文工具书,它以简洁明了的篇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最实用的字词形音义信息,成为众多人群的良师益友。
这本字典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它更是标志性的文化教育产品之一。它的启动编纂,标志着我国五千年历史上教育大发展和文化大普及的新时代的来临。《新华字典》的每一次修订都是对时代进步的回应,是语言发展的见证。它的面世,以其优质、便捷、好用的品性赢得了广大师生和亿万人民的喜爱。这本字典不仅仅是学习工具,更是广大人民的终身伴侣。
《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标志性的文化产品,它的地位不容忽视。多年来,这本字典一直是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海外文教机构的珍贵礼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新华字典》专柜的设立更是确立了它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是一项严谨而重要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新华字典》的修订既要适应这种变化,又要依托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来提升编纂质量。每次修订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过程,确保字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本次第12版的修订更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检查、从严审稿,进一步提升字典的正能量。
本次修订在收字方面进一步落实国家规范,满足教学需求。修订组还进行了广泛座谈、多处调查、专项研究、重点攻关等一系列工作,以确保修订质量。面对疫情的特殊时刻,修订组克服困难,与商务印书馆同事一起完成编校工作的冲刺,终于在《新华字典》启动编纂70周年之际推出了第12版。
《新华字典》是一本与时俱进的工具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新的内容、更好用的体验。让我们共同期待《新华字典》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传承文化、服务人民,书写新的辉煌篇章。新华字典第12版:汉字的宝库,时代的印记
除了全面收录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个规范汉字外,第12版新华字典还增收了几个新的规范字,如“[见图一]()nǐ”、“[见图二]()fū”等,并在正文字条和附录《元素周期表》中详细体现,方便查检。这一版本从教学需求出发,增补了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未收汉字,实现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和教材用字的全覆盖。
从《新华字典》1953年版本的6840个单字,到第12版的13000字,收字数增加近一倍。这其中,规范字头达到9460个,展示了汉字世界的博大精深。
该版本不仅收录了汉字,更是引导读音和用字规范。通过增补字头当代读音来引导读音规范,例如“匮”字在“匮乏”中的读音有了新补充。完善释文用语引导用字规范,使得字义更加明确。
第12版新华字典还反映了当代语言生活,适量增补了新词新义。这些新词如“爆表、二维码、工匠精神”等,生动描绘了现代生活的面貌。还根据语言事实和实际使用情况,适当改进和完善了某些释义。还全面修订了涉及地名的条目,有的字增加了地名义项。
值得一提的是,第12版新华字典的市场版本在正文各页都设有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进入“新华字典APP”,享受多媒体的知识服务。这种融合出版的方式使得学习更加便捷、有趣。
作为《新华字典》的编修单位,我们深知这部小型字典承载着前辈的初心、当代的使命和未来的希望。我们以国家、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做好每一次修订,与时俱进地奉献更高品质的辞书。不辜负《新华字典》上的“新华”二字,让它历久弥新,誉满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