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医保框架基本形成
标题建议:“新医改实践:基层百姓的实惠与中国速度”
新医改自启动以来,核心理念就是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随着三年医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到期,这场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
在重庆市渝中区,朱勇的妻子患慢性阑尾炎,在社区服务中心得到了实惠的药价。同样,江西省永修县的邱照盛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受益于新医改政策,免费接受了手术救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医改的实施让基层百姓在看病时少花了许多钱。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路径,医改从基层入手,让社会弱势群体优先享受到改革成果。基本医保制度覆盖超过95%的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使药物价格较改革前下降3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对于这样的成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表示,基层医改提高了医保保障水平、服务能力、运行效率及服务均等化水平,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专家也对中国的医改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称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是“地球上覆盖面最广的医保项目”,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系统发展小组组长裴珊睿评价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时表示,中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药物制度改革是罕见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指出,基层医改实现了卫生体系的两大根本性转变。
这些评价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基于我国医改实践的真实情况。面对人口众多的国情,我国的医改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部门排除万难,强力推进医改,其出发点是惠民为民。新医改的科学论证和试点使其符合国情和现实需求,而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其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
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中国给出了基层的答卷,创造了“中国速度”。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陈冯富珍分析成功原因时,提到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优势、强有力的领导和协作机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等因素。
新医改的实施让基层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速度和实力。相信在未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百姓将受益,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