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战国时的衣饰:秦、楚爆款是连身衣
《芈月传》的服饰之谜:历史的真相与荧幕的演绎之间的探讨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观众对剧中人物服饰的关注度持续走高。这部历经四年精心打造的剧集,尽管吸引了众多目光,但关于服饰的争议也随之而来。观众一边欣赏着“娘娘”们在宫中的斗争,一边吐槽剧情与服饰的瑕疵。时空错乱、服饰混搭等硬伤让人无法忽视,剧中角色所穿的衣物更是成为众矢之的,“淘宝款”、“艳俗”的评价不绝于耳。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战国服饰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从颜色、款式、纹样等方面,探寻《芈月传》与历史文化中的华服之美。
关于服饰的颜色。《芈月传》中的服饰色彩丰富,让人不禁好奇,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否掌握了如此精湛的印染技术?实际上,战国时期的服饰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灰头土脸,而是有许多明艳的色彩。这在诗歌中展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楚国人的衣着光泽灿烂在楚辞中常有描述。红色上衣配绿色下装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搭配。相较之下,楚国出土文物中的服饰颜色更为丰富,如马山一号楚墓中就有灰白、黄、棕、红棕、紫红、藕色等多种颜色,其中赤色、棕色、黄色的出现频率最高,这也符合“楚人尚红”的记录。如果《芈月传》中的服饰颜色能够更为贴近历史真实,或许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我们来谈谈服饰的款式。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最流行的款式是深衣和袍服,也就是连身衣。这种衣服是左右分离裁剪后缝合在一起,深衣是单衣,袍服内有丝棉。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多件这类深衣,设计精美,衣长、袖长都远超现代人的想象。而在《芈月传》中,虽然也有宽袍大袖的设计,但却过于堆叠,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尤其是主角与跑堂的服饰差异,让人不禁好奇这是否与身份地位有关。
我们来看看服饰的纹饰。《芈月传》中被吐槽最多的就是过于精致的纹饰,如栩栩如生的仙鹤、精制的孔雀羽毛等。战国时期的纹饰展现得颇为简约,以流畅的弧线勾勒出蟠龙、飞凤、猛虎等局面,给人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相较之下,《芈月传》中的纹饰过于繁复,有悖于历史真实。
《芈月传》在还原历史真实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希望未来的历史题材剧集能够更加注重历史真实的呈现,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也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