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杭州PM2.5年均值竟从未达标
昨日,浙江省环保厅与杭州市环保局针对公众关心的PM2.5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透露了一个令人关注的信息:在过去的六年中,杭州的PM2.5年均值一直未能达到国家标准。
自3月25日起,浙江七大城市开始每日发布PM2.5日均值。作为其中的一员,杭州率先公布了朝晖五区、卧龙桥(位于风景如画的西湖区)、浙江农大(位于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三个监测点的PM2.5日均值。公众可于每日中午12点后,登录杭州市环保局网站(
杭州共有七个PM2.5监测点,分别位于朝晖、下沙、杭钢、卧龙桥、西溪湿地、浙江农大和云栖景区。余杭和萧山也设有两个监测点。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陆树立表示,公布这三个监测点的PM2.5日均值是根据监测仪器设备的调试和稳定状况决定的。西湖风景区卧龙桥和浙江农大监测点的监测条件已经成熟,因此首先公布这些点的数据。
杭州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劳新祥透露,根据工作计划和监测仪器的稳定情况,杭州市环保局将在下半年公布所有七个监测点的PM2.5浓度。目前,朝晖五区监测点被视为杭州PM2.5浓度的代表,该点位位于市中心居民区,近期的监测数据显示其代表性较强。
实际上,杭州环保部门数年前已经开始进行PM2.5监测,但相关数据一直未对外公布。昨天,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公布了一组之前的PM2.5年均值数据,均来自朝晖五区监测点。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的年平均限制为35微克/立方米,而杭州的年均值均未达标。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洪盛茂教授级高工坦言,尽管杭州经常下雨,但PM2.5的基础值仍在二三十微克/立方米左右。杭州的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
在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杭州的任务依然艰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机动车污染的猛增态势,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难题仍是挑战。
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和浙江省的现有监测能力,以及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项目的实施进度,浙江省的“新标准”实施时间计划分为三步走。一是已在3月25日发布了环杭州湾等七城市的PM2.5日均值;二是计划在2013年3月,所有设区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实施“新标准”,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三是计划在2014年,所有县(市、区)实施“新标准”,并鼓励非杭州湾城市积极公布PM2.5监测试报数据。
与国家和长三角区域相比,浙江省的实施时间表基本一致,设区市和县级城市的公布时间比国家要求提前了两年,显示出浙江省在环保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