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地试点推居民健康卡 让看病更方便!
看病就医,病历与就诊卡的繁琐让人头疼。好消息传来,我国正在试点推行健康卡,让居民看病更加便捷。
曾经,每到一家医院就要办理一本病历、一张就诊卡,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在卫生部的积极推动下,一种全新的居民健康卡开始试点发行。这种健康卡集就诊卡、结算卡、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让居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一位村民杨丽在市中心医院为患有冠心病的公公治疗时,感受到了健康卡带来的便利。她表示,现在报销确实方便多了,不用自己拿着单据来回奔波。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她就能拿到报销部分的费用,而不需要先垫付出院后再回当地医保部门报销。这种即时结报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成本。
鄂尔多斯市将在今年年底为全市92万农牧民全部发放居民健康卡。这张卡的身份信息来源于公安部门,包括居民姓名、年龄、住址等;个人基本健康信息主要来源于居民体检报告。自2008年起,鄂尔多斯市开始对35岁以上居民进行免费体检。而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功能和费用结算也已经实现鄂尔多斯市内的即时结报。
佛山的居民健康卡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身份识别、自助挂号、诊疗、体检、计费、取药等。这张卡能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市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预约挂号,如114、12580电话预约,医院现场预约,网上预约,智能手机终端预约等。医院还部署了自助服务设备,实现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就诊信息、自助打印检查检验结果,为市民节约时间。
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顾海教授认为,一卡通形式的居民健康卡,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成本。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居民健康卡应具备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等四大功能。过去,患者拥有不同医院的就诊卡,这些卡不能通用,给患者带来不便。而现在,河南省的居民健康卡开始加载金融功能,患者就医可以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而且能在全国安装有终端设备的医院通用,平时还可以当银行卡使用。
健康卡的推行,让居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健康卡上的功能将越来越丰富,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