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萧规曹随,四大贤相之一的宋对开
宋:大唐盛世背后的“萧规曹随”与贤相之光
在大唐的辉煌历史中,两位杰出的宰相姚崇与宋,无疑为世人所熟知。他们共同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石,被誉为四大贤相之二,其中宋对大唐的影响究竟有多深?迷奇闻网的小编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提及宋,便不得不提及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唐姚崇。这两位贤相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他们的施政纲领更是有如唐朝的“萧规曹随”。在姚崇重用的基础上,宋将大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字广平,出身名门,自幼擅长文学。年仅十七岁便高中科举,步入官场,一路升迁。景云元年,他成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首次担任宰相。面对的是无能的唐睿宗,太子受到压制。为了帮助李隆基摆脱困境,宋联合姚崇,秘密上疏请求罢黜权臣,可惜事情败露,二人遭到排挤。
后来太平公主失势,二人被继位的唐玄宗召回中央。姚崇任宰相三载有余后由宋接任。宋延续姚崇的施政举措,但并非完全模仿。他更强调“守法持正”,坚持按法制律令行事。只要姚崇时期的措施证明是正确有效的,宋便不会随意变更。他深信制度的力量无穷,不应因个人意志而动摇。
在姚崇与宋之间,“萧规曹随”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姚崇任相之初便提出不追求边功。宋对此深为重视,防止边将制造事端邀功请赏。当时边疆发生内乱,可汗被杀,宋对封赏之事极为谨慎,避免引发连锁反应。他延续这一做法是因为担心大肆封边会导致戍边将领权势过大。姚崇的抑止外戚之议也被宋所承继。
除了延续姚崇的政策外,宋也有其独特之处。他拥有卓越的识人之能,可以看到人的长处与短处,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在用人方面,他如同唐太宗“用人如用器”。例如,他看到李邕和郑勉有才略,善言辞,但性格思想不合正统,便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任命为渝州刺史和硖州刺史。
正直、秉公办理、善于纳谏也是宋的优点之一。面对唐玄宗念及旧情想要授予王仁琛官职的情况,宋上疏谏阻,请求按制度办理,最终使唐玄宗收回成命。
正是有了宋、姚崇这样的贤相的辅助,唐玄宗才得以开创“开元盛世”,成就了君臣三人的美名。他们共同书写了大唐的辉煌篇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