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腹膜假粘液瘤的治疗,主要包含病灶处理、腹腔清洁以及排水三个核心环节。
关于病灶处理。手术的主要目标是消除腹膜炎的病因,尽早消除感染源,以获取良好的预后。手术切口的选择需贴近病变部位,直切口便于上下延长,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解剖和分离,防止操作不当导致病情恶化。对于原病变、坏疽阑尾炎和胆囊炎等,需根据情况判断并切除。若局部炎症严重,解剖位置不明确或患者无法承受大型手术,可先简化手术,如仅进行病变排水或造瘘。待全身状况改善、炎症愈合后,再进行选择性胆囊切除术或阑尾切除术。对于坏死的肠段,必须切除,若条件不允许,可外置坏死肠段。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若穿孔时间短且化学性腹膜炎严重,需考虑穿孔修复。若腹膜污染严重,可能只能进行化学性腹膜切除。
腹腔清洁至关重要。在消除病因后,应尽可能吸收腹部脓液,清除食物残渣、异物等。最佳方法是使用负压吸引,必要时可使用湿纱布折叠进行清理,避免粗糙动作以免损伤浆膜表面内皮细胞。如腹腔内大量胆汁或胃肠道内容物严重污染,可使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同时吸引。为防止冲洗污染隔膜,可适当调整手术床角度。当腹腔内假膜与纤维蛋白分离时,为了达到排水顺畅的目的,需将假膜和纤维蛋白清除。
关于排水环节。排水的目的是通过引流管排出腹腔内继续产生的渗出物,以控制、限制和消除残留的炎症,预防腹部脓肿。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若清洗干净了,一般不需要排水。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腹腔内继续有渗出物或疑似形成脓肿等,仍需要进行腹部排水。
通过病灶处理、腹腔清洁和排水这一系列治疗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