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检查手段
大健康 2025-03-22 16:28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针对慢性肾炎的诊断及其检查手段,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当患者呈现尿检异常(如蛋白尿、血尿和管尿)、水肿和高血压持续一年以上,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的情况后,我们可以初步将其诊断为慢性肾炎。接下来的检查步骤更是不可或缺。
尿常规检查是首要任务。在这一项检查中,我们常会发现轻度至中度的蛋白尿,同时可能伴有血尿,红细胞管型以及镜下持续性血尿。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于慢性肾炎的诊断具有关键性的参考价值。
接下来是血液检查。早期的时候,这一检查项目的变化可能并不明显。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明显的变化,如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的出现,血沉明显加速,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轻度升高以及血清补体C3保持正常。
肾功能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率略有下降,同时尿浓缩功能也会下降。在早期,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可能还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指标会逐渐升高。当它们高于正常值时,表明有效肾单位已有60个%\~70%的损伤,这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
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肾脏的缩小和表面不光滑。而B超检查在早期可能显示双肾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结构紊乱。这一检查还有助于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路梗阻性疾病。
肾穿刺活检能够提供最直接的病理学证据。根据慢性肾炎的不同病理类型,我们可以观察到相应的病理变化。这一检查对于确诊慢性肾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希望大家能对慢性肾炎及其检查手段有更深入的了解。
上一篇:老年痴呆患者服药时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