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健康 2025-03-22 19:43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探究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根源与发病机制

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新生儿有时会面临一种常见的健康挑战流行性腹泻。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

大肠埃希杆菌,尤其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EPEC)、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和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这些细菌通过多个途径传播,如孕妇分娩前后的腹泻、宫颈内的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或是接触患者、患者的手或细菌等。尤其是EPEC,有时会导致整个病房婴儿腹泻的流行,甚至传播到整个地区。鼠伤寒沙门菌也是流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分布广泛,可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的疾病。

除了细菌,病毒也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轮状病毒是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通过粪便-口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呼吸道和胎盘传播。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腺病毒等也会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寄生虫如滴虫、梨鞭毛虫和隐形孢子虫等也是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可根据病原体是否引起肠壁炎症反应分为非炎症型(肠腔型)和炎症型(粘膜型)。非炎症型主要侵入小肠,表现为水样腹泻,其机制是减少肠毒素或肠壁的吸收面积。代表性病原体包括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轮状病毒和产气单胞菌。而炎症型主要侵入结肠,表现为痢疾腹泻,代表性病原体包括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等。

对于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它能产生肠毒素,导致小肠分泌增加和腹泻。轮状病毒则通过侵犯小肠绒毛的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导致吸收功能障碍和腹泻。鼠伤寒沙门菌除了侵袭性外,还能产生霍乱样肠毒素,引起回肠炎、结肠炎等。

上一篇:恐惧症的食疗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