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垃圾增长率下降到5%
近期,北京市人大常委通过了国内首部关于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部法规将指导北京未来五年的垃圾处理工作,旨在增加垃圾处理能力、调整垃圾处理结构以及促进垃圾减量。今年,北京的垃圾增长率预计将下降到5%。
随着这一法规的出台,生活垃圾计费方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记者了解,专家们提出了多种计费方式,包括水电费计费、物业代收以及按重量计费。而北京市政市容委正在考虑一种创新的“垃圾袋模式”,即将垃圾处理费融入专用垃圾袋的价格中。
在这一新模式下,“垃圾零增长”成为未来的目标。到2015年,北京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预计将达近3万吨/日。垃圾处理方式也将进行调整,减少填埋、增加焚烧和生化处理的比重。这一调整的背后是环境压力的增大和可用于填埋的土地的减少。
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挑战。新建垃圾处理厂的选址、拆迁以及对居民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均需考虑。垃圾焚烧的争议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为了保证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条例》鼓励居民按照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流程进行垃圾分类。到2015年前,将完成80%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条例》设定了收费模式,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条例》并未对垃圾收费作出具体规定,而是授权给市制定具体办法。专家们表示,需要找到一个简单且方便的收费载体,以降低收费成本并提高收缴率。据了解,北京市政市容委将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垃圾袋模式”体现“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原则。这种模式下,市民需购买专用垃圾袋来处理生活垃圾,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垃圾减量方式。
这部法规标志着北京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决心和行动。通过调整垃圾处理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采用创新的收费模式,北京将朝着实现垃圾减量和环境改善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