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抗生素的3个难题
感冒,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总是伴随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感冒,人们的困惑常常集中在三个问题上: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何时服用抗生素?应该服用哪种抗生素?今天,让我们一起如何在感冒时正确使用抗生素。
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一般的感冒,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在许多老百姓的眼中,抗生素仿佛成了万能的“消炎药”。他们喜欢在家里备一些抗生素,一有感冒的迹象就服用,认为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常识”。这个“常识”其实是错误的。
感冒,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它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是无效的。还有人认为应该“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以期在病毒感染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这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病程并没有影响,也无法减轻症状。在仅有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在许多西方国家,医生在面对普通病毒感染的患者时,通常会建议他们多喝水、服用维生素C等,而不会轻易开抗生素。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都应该拒绝抗生素。当我们身体出现某些“信号”时,就应该果断使用抗生素了。这些“信号”通常表现为:感冒持续一周以上,咳嗽加重,痰液逐渐增多,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形成脓痰。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遭受了细菌的侵袭。此时检查血常规,会发现白细胞数值高于正常值,这就是明确的细菌感染“信号”。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就应该及时服用抗生素,以消灭细菌,防止其进一步侵害我们的呼吸道。
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需要我们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一般的感冒并不需要抗生素,但当身体出现明确的细菌感染信号时,我们应该果断使用抗生素,以维护我们的健康。记住,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是我们与细菌战斗的有力武器,但也需要我们在合适的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