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怎样喂更科学
在季节更迭之际,孩子们脆弱的免疫系统往往难以抵挡高热的侵袭,这让家长们焦虑不已。他们不禁会疑惑,何时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才最恰当?药物是否安全无害?真的需要吃退烧药吗?儿科专家对此表示,只要家长能把握小儿发热的基本原则,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目前临床上的儿科退烧药都是安全有效的。
关于发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需要家长们更新:发热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儿童的急诊和住院病例中,急性发热是五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一定程度的发热其实是身体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但过高的体温无疑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特别是可能损害娇嫩的脑细胞。
陆国平医师强调,面对孩子发热,家长不应仅关注热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他解释道,有些孩子虽然体温高达40度,但病情可能并不严重。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如体温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当婴儿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时,如拒绝饮水、尿液减少、口腔干燥、头痛、精神萎靡等,应立即就医。
退烧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缓解孩子因发热而产生的不适。对于体温不是特别高且没有其他严重症状的孩子,家长不必急于退热,简单的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可能就足够了。对于高热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孩子,就必须及时进行退热处理。
在处理发热的方法上,既有物理降温,也有药物降温。陆医师建议,对于三个月以上且体温达到或超过38.5度的孩子,或者出现不适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退热。值得注意的是,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可以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热时,应冷静处理,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希望家长们能够消除对发烧的忧虑和恐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发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