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潮选修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
最潮选修课:哈利波特遇上遗传学
元旦钟声响起,广东各大高校的“选课季”也随之拉开帷幕。在这个季节里,“秒杀”、“你选课了吗”等词汇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热门话题。而在众多课程中,一门名为《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选修课悄然在微博平台上走红,被誉为“神级选修课”。这一热潮不仅反映了年轻人的新鲜追求,也揭示了当前教育模式的改革呼声。
哈利波特竟然也能成为一门选修课!据了解,这是中山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门公选课,特别要求学生需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这位名叫陈的老师,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哈迷”。她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是因为她发现国外不少科学家以《哈利波特》为模板,进行医学、生物学的学术研究。他们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枯燥的科学知识,深受大众喜爱。
遗传学的研究中,母亲孕期的心态和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是重要的一环。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里,哈利与伏地魔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尽管他们有着相似的血统和生活环境,但性格却截然不同。哈利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诞生的,而伏地魔的母亲在孕期心中充满仇恨。陈老师通过故事讲解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轻松记忆。
放眼全国各大高校,类似这样别具一格的“潮课”层出不穷。无论是广东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三国杀攻略教程》,还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森林大型真菌》课,亦或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舞龙舞狮课”,都体现了高校课程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在国外,这类课程更是风靡已久,从“魔法课”到“僵尸课”,再到“爬树课”,可谓怪招频出。
在这一系列“潮课”的背后,专家们开始反思现有的教育模式。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大学的课程应该更加多样化和自主化,选修课的比重应该加大,必修课的分量则应减少。他强调,课程不在于是否“潮”,而在于能否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话题,能否让学生积极参与。当今国内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大多还停留在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上,这对学生完全没有吸引力。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从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转变为交互式、式教育,才是当下课程建设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考评体系的改变,从重视科研转向重视教学水平,也需要大学回归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本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