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作为唐朝第六位皇帝,他又是如何三让皇位的?
唐睿宗李旦:几经波折的皇位继承与三度让权传奇
在唐朝的众多皇帝中,李旦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帝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波折,最终成就了一段独特的皇位继承与三度让权的传奇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唐睿宗李旦的世界,他背后的故事。
李旦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曾受到母亲的召见,向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请教阴阳术数。司马承祯向他传达了道教的精髓无为而治。这也为李旦后来的行为埋下了一些道教的影子。
一、让位于母亲武则天
嗣圣元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虽然李旦继承了皇位,但并未掌握实际权力。武则天以幕后身份强行参与政治活动,甚至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李旦的正妃为皇后,长子为太子。这些只是武则天专权独断的表面现象。国家曾爆发扬州兵变和宗室起义,武则天一边平定叛乱,一边假意将朝政归还于睿宗。
二、让位于皇兄唐中宗
圣历元年,武则天将庐陵王的中宗接回京城,这让睿宗意识到母亲有意改立皇兄为帝。为了避免与皇兄争夺皇权,睿宗几次谎称病重,请求让位给唐中宗李显。最终,在中宗成功复辟后,睿宗成为了安国相王,并以宰相的身份参与国事。尽管中宗曾欲立睿宗为皇太弟以示补偿,但睿宗坚决拒绝了这个封号。因为睿宗的极度谦让,中宗对他十分信任。虽然睿宗后来数次遭到猜忌与怀疑,但依然相安无事。
三、让位于儿子李隆基
景龙四年,韦后与合谋毒死中宗,拥立李重茂为新君。韦后为了掌控政权,剥夺了睿宗的辅政权力。面对韦后的步步紧逼,睿宗依然保持谦恭退让的态度。后来因韦后的做法过于过分引发朝中不满,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及其党羽。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李重茂下诏让位于睿宗。虽然睿宗最初推辞,但在众人的劝说下最终同意。他在位期间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并改年号为景云。最终延和元年,睿宗传位给李隆基并自称为太上皇四年后因病去世。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曾两次登基但仍被视为历史上罕见的三度让位者其间历经武后和韦后两朝依然能够明哲保身难能可贵也难怪司马光会如此评价他“相王宅心仁厚谦虚恭让”。回望历史的长河在唐朝众多皇帝中李旦以其独特的治国智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念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