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工业酒精“土法”退烧 1岁男童中毒死亡
标题:警惕!酒精降温危险重重,正确方法给孩子降温
在东莞发生的悲惨事件令人心痛,一名年仅一岁的男童因父母使用工业酒精进行物理降温而失去宝贵生命。这起事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让我们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如何正确为孩子降温。
周末傍晚,这位男童因发热被紧急送往深圳儿童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一夜的奋力抢救,孩子仍不幸离世。原因何在?原来,孩子的父母在得知孩子发烧不退后,想起了用酒精物理降温的“土法子”。他们使用了工业酒精,结果导致悲剧发生。
据医护人员回忆,孩子被送来时几乎失去了生命迹象。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多器官衰竭,脑部功能已严重受损。尽管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全力抢救,仍无法挽回孩子的生命。
深圳儿童医院PICU主任何颜霞透露,工业酒精中的甲醇具有强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极大。对于皮肤幼嫩的孩子来说,吸收甲醇的风险更高。甲醇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致命,男童因使用工业酒精擦拭身体而导致脑部功能丧失,情况极为严重。
专家提醒,给孩子降温应首选药物。何颜霞表示,无论是工业酒精还是医用酒精,都不适用于幼儿物理降温。酒精挥发速度快,带走热量更多,更容易引起寒战。当孩子体温超过38℃时,家长应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进行物理降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少穿衣服、少盖被子,让孩子多喝温水,用温水浴或温热的毛巾擦拭身体,少量适当使用冰敷等。
她强调,不适当的物理降温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对病情有害无益。医院进行物理降温的前提是孩子服用药物后体温仍无法有效降低,且继续发烧可能导致身体伤害。家长在给孩子降温时务必谨慎,首选药物降温,并在有医嘱的前提下使用物理降温。
这起悲剧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正确的降温方法,并在孩子发烧时及时采取措施。我们也要避免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土法子”,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要向深圳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为孩子的健康拼搏。也希望广大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保持冷静,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采取科学有效的降温方法,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