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立医院改革见成效 诊疗环境全方位提升
天津公立医院改革亮点纷呈,全方位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昨日,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局获悉,天津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通过预约挂号、多点挂号等形式,市民挂号时间大幅缩短至10分钟以内。全市49所二级医院和36所三级医院推出无假日门诊,使得医疗服务更加连续和便捷。全市医院的停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抢救和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预约体系完善,挂号时间缩短
天津预约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起现场、电话、网络及“医指通”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预约体系。通过错峰医疗、分时段预约等措施,实现了“就诊先预约,层级就诊,有序就医”的格局。增设便民服务措施,如多点挂号收费窗口和“一卡通”先诊疗后结算系统,有效减少了“三长一短”现象。目前,全市36所三级医疗机构全部提供预约诊疗服务,预约诊疗患者达322万人次。
优质护理服务普及,优护病房覆盖率高
在医疗服务方面,天津35所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超过一半。其中,28所三级医院的覆盖率更是高达80%以上。临床路径管理得到进一步拓展,抗菌药物使用更加规范。天津公立医院改革举措中的“医药分开”也备受关注,有人对“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这一改革方向表示赞同。
无假日门诊:全天候应诊,医务人员力量增强
自2011年起,天津推行无假日门诊,各医院实行全天候、全时段应诊模式。公休日门诊量达到258万人次,相当于日常门诊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各医院扩大了无假日门诊的专业覆盖面并充实了医务人员力量。参加公休日门诊值班医务人员达到15.4万人次,相当于增加了近万名医务人员。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环境年”建设期间天津也进行了诸多改善。包括取缔医院周边摆摊设点、拆除私搭乱盖建筑等行动改善了医院的周边环境;新增患者停车位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也确保了抢救和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此外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对口帮扶”也是一大亮点通过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帮扶协议交流提高了基层医院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降低了区域内患者外转诊率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这项改革标志着天津公立医院改革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