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性心理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注意到青少年的性成熟趋势有所提前。这一变化,引发了性心理的萌芽和涌动。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性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性观念的变革不断刺激着少女们的心灵与生殖腺体,催动着性生理与性心理的早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使得少女社会心理的成熟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她们对于生理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性心理缺乏科学的理解,容易陷入盲目和困惑。
少女性心理的发展,犹如一场微妙的旅程,历经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性意识的觉醒,她们向往与异往,为了吸引注意,有时会刻意展现自己的独特;接着是充满梦幻的遐想,自我陶醉在白日梦中,甚至自慰;然后是模仿与尝试,勇敢性的世界。
在这一旅程中,少女的心理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状态。她们渴望得到异性的青睐,但又将这种情感深埋心底,表现出拘谨、淡漠、矜持与羞怯。她们在手淫中寻找快感与罪恶的交织,传统观念使她们对此感到羞耻。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她们,需要倾诉和理解,依赖性较强的少女尤其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关心与支持。
性心理的自主发展可能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受性本能和无知驱使,过早进行性体验和尝试。青春期初期的性行为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受封建观念影响,背上沉重的悔恨包袱;二是性欲过早启动,形成性亢奋,追求性享乐。另一种倾向是,一些少女视青春期性心理为丑恶,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形成闭锁心理,表现出孤僻、自卑、内向。
人的性心理成熟依赖于生理的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与生理成熟同步。真正的标志是性行为的发生,是身心结合的一种表现。性心理的成熟与社会心理的成熟紧密相连。在我们的社会中,人的性行为不仅是自然的,还具有社会性和精神性。性行为中体现的是人的社会感、责任感和人格特征。性心理的成熟需要过程,需要两性的调整适应和情感升华。
青春期少女的性心理尚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面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放任自流可能导致性罪错。调查数据显示,早期性生活与之间有重要关联。这些妇女的性行为主要受性欲驱使,缺乏情感基础。
目前,对性心理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数量有限。性心理的健康与否对人们性行为的影响尚未被广大人群所认识。即使在青春期教育较为完善的学校,也主要侧重于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性心理问题。性心理的教育对于塑造少女健康人格至关重要,应该逐步开展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