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新型地沟油产业链面纱
地沟油,就像一只顽强的小强,一次次被打击却又一次次重现,其存在愈发难以根除。当提及油,我们便会想到这种由动物腐烂内脏提炼的新型地沟油,它的神秘面纱在浙江被揭开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安徽宿州的一家油脂公司,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仓库里堆放着大量白色的劣质牛油,塑料袋包裹着,有的已融化,流淌在路面上,废弃的牛油、鸡鸭油四溢,连水泥地都显得黏糊糊的。整个工厂弥漫着酸臭味,两口冒着黑烟的油锅引人瞩目,其中一口锅里,黑油翻滚,大勺滴下褐色的油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这些由屠宰场的废弃物、腐烂的皮革、变质的动物内脏炼制的‘地沟油’竟能变成餐桌上的食品!”一位民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感叹道。
这是位于安徽宿州的一家有证企业,专门加工工业用动物油产品。在浙江省公安机关的联合行动下,一起制售新型地沟油的案件被侦破,两个特大的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被摧毁,大量新型地沟油成品、半成品及油渣被查获,近200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在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下杨村,村民老杨每天都会到生猪定点屠宰场收集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被他带回家熬制,炼好的油会被老板以高价收购。老杨曾误以为这些油是卖给化工厂做肥皂的,但现在他得知这些油被加工后卖给了食品企业,他表示非常后悔。
李卫坚是这一产业链中的“经纪人”,他向个体收购初步炼好的动物废弃油,经过加工后转卖给油脂公司。在金华市的某个场所,警方发现了成堆的油脂块,散发出阵阵恶臭。这些油脂主要来源于屠宰场的废弃物,包括猪、牛、羊的内脏膈膜、碎末以及变质动物内脏。
警方表示,当地不止老杨一家炼制这种新型地沟油,还有许多个体熬油户。这些个体熬油户将地沟油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李卫坚等中间商,再经过层层加价,最终进入粮油食品企业,制成牛油、食品或火锅底料等进入食品领域。浙江省治安总队副总队长丁仕辉介绍,这些地沟油主要销往食品油加工企业,顺利进入了食品流通领域。一些涉嫌犯罪的油脂企业虽然拥有完备的生产批文和先进生产设备,但原料进货渠道却未得到相应的监管。
新型地沟油的原料价格低廉,但转卖后却能获得巨大利润,因此地沟油产业屡禁不止。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击地沟油犯罪,同时在收购废弃油上加大补贴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阻止地沟油的“进化”,保护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