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可遗传 有家族史的人要做好自身预防
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现状:呼唤理解与包容
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庞大,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1亿以上。近日,一部名为《Doctor S》的公益微电影在赛诺菲公司主办的“励精图治”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论坛上首映。影片的初衷是唤起社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理解和包容,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患病率约为3.8至8.4%,且终生患病率高达惊人的数字。在中国大陆,获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到一半,其中仅有部分接受了规范化治疗。这一疾病不仅是第5大致残性精神疾病,其诊疗花费也占所有精神障碍花费的相当一部分。
专家们用一道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人的精神世界就像是一堵墙,当受到某种冲击时,这堵墙可能会出现问题,而精神分裂就好比这堵墙倒塌。倒塌的原因既与墙本身的状况有关,也与冲击的强度有关。这背后的原因涉及到心理、生物学和社会三个层面,遗传、生理性病变、心理创伤、外界刺激以及意外导致的脑部损伤等都可能是诱因。其中,遗传因素尤为受到关注,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提高警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教授强调,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病情,社会对他们往往存在误解和歧视。这部影片希望能拉近公众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加理解包容他们。改善社会环境、消除患者的耻辱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是当务之急。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教授则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进行了强调:尽早治疗是关键,且应以精神科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时需确保药物足量足疗程。任何时候开始治疗都不晚,这是防治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则。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王高华教授指出,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虽然不能完全根除,但经过治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劳动能力都能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这也是对患者和家属的重要鼓励。至于家属何时应送患者住院的问题,专家们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如性格改变显著、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不符以及思维与行动不一致等情况下应立即就医。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