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新鱼肝油事件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在不久前的一个特殊日子“央视‘315’晚会”上,央视节目揭示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部分生产经营者违规将婴幼儿不宜食用的鱼肝油药品作为普通食品销售,引发了人们对婴幼儿健康的高度关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鱼肝油产品中维生素A和D的含量超标,存在安全隐患。虽然伊可新作为维生素AD滴剂(国药准字号产品)与鱼肝油存在本质区别,但在舆论的浪潮中也不得不接受审视。有关伊可新维生素A超标的争议也愈演愈烈。早在2012年,就有网络传言称其维生素A含量超标,引发了家长的恐慌性停用。而在更早的2009年,某亲子网站的评测更是引发了国内鱼肝油的不合格风波,虽然并未直接指向伊可新,但间接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二、其他相关争议与官方回应
除了上述的核心争议,伊可新还经历了其他挑战。有报道称其胶囊内出现“虫子尸体”,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经过调查,这一异物事件源于储存或运输环节的污染,如温度、湿度的控制不当,并非生产问题。在不久前,伊可新出现了多地断货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源头是生产线的升级调试,而非质量问题。部分消费者误信“伊可新被禁售”的传言,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三、产品性质与安全性说明
伊可新作为一种维生素AD药品,主要用于预防佝偻病、夜盲症等。与传统的鱼肝油相比,虽然两者成分相似,但伊可新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传统鱼肝油易氧化、剂量不稳定等问题。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维生素A/D蓄积中毒,表现为头痛、呕吐、肝肾负担加重等。消费者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服用,并避免误食。
四、事件启示与消费者建议
回顾这一系列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启示。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理性看待传言,避免轻信未经官方证实的“超标”或“质量问题”信息。在使用和储存维生素AD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进行,避免自行加量,并防止异物污染。建议消费者通过医院、药店等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非正规渠道的产品。
附:关键时间线
这场争议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多年前:2009年,亲子网站的评测引发了关于鱼肝油的广泛争议;2012年,网络传言维生素A超标导致家长恐慌性停用;2014年央视“315”晚会的曝光让事件升级;2024年生产线升级导致的断货现象以及谣言的扩散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在最近的一年中即2025年,官方重申了伊可新的安全性,市场也逐步恢复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