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衰治疗
肺心病心衰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等导致的疾病,主要由于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增加了肺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力,进而引发右心衰竭。对于吸烟人群来说,发病率更高。如何治疗肺心病心衰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下。
目录
肺心病治疗方法
肺心病症状起因
肺心病心衰治疗
肺心病的预防
需慎用的药物
肺心病心衰治疗:
肺心病心衰的治疗相当复杂,因为其涉及多种因素。80%~90%的肺心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这类疾病具有长期缺氧、心肌和血管结构改变等特点。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使得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特别是长期体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机体缺氧,容易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稀释性低钠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等一系列不良情况。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肺心病心衰患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发生率约10%~30%。主要因为组织缺氧、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升高导致长期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水钠潴留,从而造成全身性水肿、内脏淤血与缺氧。另一方面,慢性呼吸道阻塞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代谢率增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可以通过静脉混合高营养、多次静脉人体白蛋白的补充等方式来纠正。
2. 稀释性低钠血症: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患者在病程中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由于过度限制钠盐的摄入、厌食、呕吐等原因导致钠丢失过多。利尿剂应用不当或大量利尿后也可能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刺激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感受器使抗利尿素分泌增加。在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因为血浆渗透压的提高和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增加而加重心力衰竭。
肺心病心衰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等。患者也需要注意预防,了解症状起因,避免诱发因素,逐渐改善肺、心功能。在药物使用上,需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肺心病患者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稀释性低钠血症
患有肺心病的患者,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常常会出现水潴留加重的情况,进而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据统计,其发生率在10%-15%之间。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血渗透压过低,会导致肺间质水肿和心肌水肿的加重,进一步加剧心肌缺氧,促使心室重塑进程加快。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患者会逐渐出现疲倦、乏力思睡的症状。如果血钠浓度继续下降至110mmol/L以下,患者将出现焦虑不安、惊厥、偏瘫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这时候的情况被称为水中毒。
一旦肺心病患者发生水中毒,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此时肾脏对利尿剂的响应降低,无法依靠利尿剂排出过多的水分。必须迅速纠正低渗状态,通常的做法是给予高渗溶液(如3%-5%的氯化钠溶液),并配合有效的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以避免加重心力衰竭。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或血液超滤以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对于肺心病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近年来我们已经对其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心力衰竭恶化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选择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进行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洋地黄作为传统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需要按照小剂量进行。而β受体阻滞剂虽然在理论上能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可以应用于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
在预防肺心病方面,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患者应注重饮食调养,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适应身体的高消耗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关键,可以通过食用利痰的食物或者采取吸痰的方式来避免痰堵塞呼吸道。限酒也是预防肺心病的重要措施。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肺心病患者在用药时需要谨慎选择。抗生素、强心药、止咳药、利尿剂和安定药等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尤其是强心药和利尿剂,由于其特殊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副作用,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微量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具有微妙影响,能激发呼吸活动,使呼吸加深、加快。但对于肺心病患者,尤其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说,他们对高二氧化碳的刺激反应减弱,呼吸中枢仿佛处于休眠状态。这时,即便是常人能安全承受的镇静药物如安定,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说,却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这种药物会进一步抑制已逐渐衰竭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功能进一步削弱,甚至完全停止。对于患有肺心病或慢性肺气肿的患者来说,面对烦躁不安或失眠等问题时,绝对不能随意使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进行自我治疗。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密监控,谨慎施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表面症状的也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请这些患者务必慎重对待,在医生的指导与建议下安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