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散装食品无生产日期 安全隐患频现
超市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食品安全备受重视的时代,许多人选择到超市购买产品,因为超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生活。近日,重庆市工商局开展了一项为期五个月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旨在确保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
此次整治的重点领域包括农村食品市场、乳制品市场、食用油及非法经营“地沟油”市场、酒类市场等。其中,农村赶集场镇销售的廉价食品、散装食品,以及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等成为严查的重点。特别是在节日期间,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粽子、月饼、糕点、儿童食品、腌腊制品、酒类等市场也将受到重点关注。
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左勇表示,农村食品市场由于其经营点分散、摊位不固定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较低等特点,往往成为问题食品的高发地带。尤其是食用油、调味品等副食品的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工商部门将不仅针对销售终端进行巡查整治,还将从物流配送、供货渠道等源头进行整治,严打食品经营违法行为。
左勇还提到,部分超市在销售散装食品时存在仅标示包装日期,未标生产日期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工商部门将加强检查并要求散装食品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五项内容。对于过期食品、压坏食品等不合格食品的记录与实际处理量不相符的情况,也将成为下一步重点整治的对象。
为了更有效地监管散装食品,奉节县工商局推出了散装食品信息公示制。该制度要求经营者在散装食品处贴挂信息公示牌,包含销售食品的名称、配料、成分、供货单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经营者还需将工商所巡查员姓名、举报电话明示在店铺显著位置。
虽然散装食品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但很多超市都喜欢销售散装食品的做法却给超市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由于大多数散装食品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很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并可能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超市应该慎重考虑销售散装食品的比例,并至少标明日期以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超市食品安全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地方,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是超市的首要任务。
此次整治行动展现了部门对超市食品安全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相信在部门的监管下,超市食品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将得到更好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