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振兴代表委员开出这样一剂“科技药方”
从古至今,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守护着人们的健康。近年来,中医药的振兴之路愈发引人注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医药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院士出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中药组分库,储备了超过六万份的中药组分,无疑为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在此背景下,“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纷纷为中医药研究献言献策。他们提出加强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应对新发病毒传染病,以及加强前沿技术引入消化,促进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等建议。科技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武器,不仅能帮助我们治得好病,更能探究中医药的内在机理。经过此次疫情,人们对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医药之所以能千年不衰,在于其临床疗效。他认为中医药要与时俱进,关键在如何加快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以原创理论和技术解决健康、临床、产业实际问题。而全国政协委员王伟明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武器。
在抗病毒领域,中医药的研究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建议加强广谱、精准、前瞻的抗病毒中药研究,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中医药抗病毒的医籍、文献资料。这些努力无疑将为未来的急性传染病防控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深远的意义。
除了在国内的发展,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全国人大代表罗艳提到,目前中医药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的研究与保护措施不力,需要实现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生产规范化、认证国际化。她建议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国际合作,建立国际认可的传统药物标准规范体系。张伯礼院士也强调,在适当的时候,应将中医药推向世界。全国政协委员印顺则建议以中医“大医精诚”理念推动中医药开放繁荣。这些都体现出我国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决心和行动。
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让我们携手努力,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挖掘其内在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我们也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